多尔衮,清初历史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尽管相对汉人而言他是一颗灾星或贼星,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在前清统治集团中的崇高地位,不能无视他在清初政治和军事舞台上风头无两的表演。14岁当了贝勒后,一路高歌,17岁旗主贝勒,24岁和硕睿亲王,30岁辅政王,32岁摄政王,继而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39岁去世时,已成了谥号为清成宗的敬义皇帝,就其地位、威权,特别是政治手腕而言,中国历史上无人可以比拟,但正因为如此,在他身上留有了许多谜团,为了立体而全面的了解多尔衮,我们今天把这些谜团扒一扒,或许可以借此窥见多尔衮的历史真面貌呢?
一、九王爷称呼之谜:父亲努尔哈赤共生了十六个儿子,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但却被称为九王爷,北京现在还有称为九王坟的地方,此处就是他的葬身之地。排行第十四的多尔衮之所以被称为九王爷,据说是因为他是努尔哈赤儿子中第九个晋封贝勒的,但其它儿子人却不按此规矩或习惯称呼,只有多尔衮如此。因此,有野史载文称,多尔衮称九王爷寓意多个,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身体有病,用“九”这个最大“阳数”称呼他,有祈福长寿之意。二是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寓意安分守臣节之说。
二、190公分身高之谜:近来一些清史专家撰文公布了清初人物研究成果,其中关于多尔衮的身高,专家们根据“清遗”盔甲尺寸判断,认为大约在190左右,称他是威风凛凛,帅气劲爆的彪形大汉。对于此研究成果,多数人认为不靠谱,认为,从多尔衮的父亲以及后世子孙的画像看,父亲努尔哈赤身高约为170,多尔衮身高大约为172,影视作品中风流倜傥的乾隆爷,最多是165公分身高,他们家没有190的基因。再就是盔甲可能有假,以多尔衮如此尊贵身份,他的盔甲一定会镶嵌很多宝石和黄金等,本身就是宝贝,早早被人私藏或分拆的可能性很大,很难保存下来。
三、多尔衮与袁崇焕关系之谜。因为袁崇焕任蓟辽总督时,诛杀毛文龙,尾随清兵入京等反常举动,特别是乾隆皇帝,在给多尔衮平反的同时也给身为敌军统帅的袁崇焕一同平反,所以,一些专家据此认为,袁崇焕很可能已降清投敌,而接头人还是多尔衮。但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袁崇焕是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决不可能投降满清,说袁崇焕叛明投清,是皇太极的反间之计。乾隆皇帝为其平反,除了有证明明朝皇帝昏庸以外,也有挑拨满汉矛盾的用意,但绝没有公开袁崇焕身份的意思,再说了,哪是多尔衮也仅仅才十七岁,还是心智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如此重大的机密之事恐怕他那时还难以胜任,此说应为荒诞不经的假说。
四、多尔衮未自立为帝之谜。满清入关前一年的1643年,皇太极突然猝死,未立太子的皇太极后政权,陷于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势力和风头最盛的是以两黄旗为后盾的皇长子豪格,和身为正白旗主并得到两白旗以及镶蓝旗主济尔哈朗等支持的多尔衮两人,但就在多尔衮眼看要胜利的情况下,多尔衮突然表态,退出皇位竞争,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即后世所称的顺治皇帝。有人认为多尔衮退出皇位争夺,是因为实力不够和不愿意发生内斗而退出的,近几年有人撰文认为,多尔衮之所以突然将身段软了下来,就是因为孝庄太后的委身和苦苦哀求,他们之间应有君子协议,否则,在多尔衮死后,孝庄太后和顺治帝不会再封其为敬义皇帝。
五、多尔衮府邸即睿亲王府规模之谜。睿亲王府有两处,一处在东华门大街普渡寺一带,另一处在外交部街,外交部街的睿王府是多尔衮死后其嗣子多尔博在乾隆年间新建的,现为北京24中学。而位于明英总朱祁镇囚禁地重华宫旧址之上,南池子地区东华门大街上的睿亲王府,才是多尔衮的府邸,睿亲王规模巨大,仅基地面积就达1万平米以上,建筑宏伟壮丽,其豪华和舒适程度甚至超过了皇宫,但因被罢黜清算等多重原因,睿亲王府建筑现已被分割成众多独立建筑,一些有幸保留下来的集中建筑群还留有当年的神韵,据说当年睿亲王府仅鹰房就有几百间,仅养鹰人就高达500多人,古董仓库200多间,管理人员就有仅百人,多尔衮36岁生日,一次选秀女就达300人,穷奢极欲,豪华无比,直到晚清时,睿亲王府还有100间房子的古董,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六、多尔衮与孝庄太后关系之谜。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问题是清初首位疑案,史学界和民间一直存在泾渭分明的两大派,一派认为,孝庄太后未下嫁,后世传言以及张煌言的诗作,都是牵强附会的猜测,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其事。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孝庄太后下嫁了多尔衮,闹得满城风雨的事情,档案和史籍中一点记录都没有,更令人生疑,它从某一侧面证明了毁灭证据的真实可能性。再就是根据名实相副原则分析,顺治皇帝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其实就是昭告天下,多尔衮已是“皇父”,倘若没有与他妈妈的关系,九五至尊的皇帝不会随便称别人,尤其是臣下为“父”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婚姻动机和实质是存在的,至于婚姻形式和持续时间,由于不言自明的原因,不可能有始有终,因为双方要求的并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所能带来的背后或衍生利益,所以,称它为男女婚姻,倒不如说是政治婚姻。
七、多尔衮重视或重用变节汉族大臣之谜。多尔衮的剃发易服、圈地、投充和血腥恐怖政策,罪孽深重,人神共愤,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汉民族的“煞神”,却一反常态的对变节几个汉族大臣,施以笼络,给予重视或重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孔有德、耿仲明、 尚可喜、吴三桂等四人还被封了王,同时变节的范文程、祖可法、祖大寿等100多汉族大臣也都担任了重要职务并得到了一些满人的礼遇,对汉人极端仇视,视若草芥的多尔衮之所以有选择的使用了一些汉臣,既不是一些专家认为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不是欣赏他们的才华 ,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节投降汉人的无耻和主动“输诚献忠”的嘴脸,伪军杀同胞比鬼子更残忍,汉奸比外人更恨国,蓬佩奥顾问余茂春就是例子。满人的真实想法,乾隆帝修撰《贰臣传》已表露无疑,这也是他们应得的下场。
八、多尔衮独生女东莪未被杀害之谜。1650年多尔衮猝死并被顺治帝泄愤式处理后,他唯一的骨血独生女东莪已是18岁的成年人了,但种种迹象表明,顺治帝在顶格处理其父的同时,并没有对东莪下手,甚至有人还传说她还被接进了宫里,董鄂妃即是东莪,当为无稽之谈。也有人说下嫁了汉族一读书人,最可信是说她远嫁了大漠蒙古,充当了民族和亲和满蒙同盟的使者。不管远嫁还是下嫁,东莪并没有被铲除,之所以东莪未被杀,不是顺治帝仁慈,也不是顺治帝不能为,而是因为东莪格格毕经是女流之辈,其政治经验或影响力而言,对皇权威胁不大,倘若做的太过分的话,会引起多尔衮众兄弟的反感或骚动,因此,采取了隐忍和只办首酋、不搞株连的政策,也算是顺治帝的理性和智慧的行为吧。
九、多尔衮死亡之谜。多尔衮猝死时才39岁,正值壮年,为什么一次坠马就猝然而逝了?关于多尔衮的死《清实录》记载简略而含糊,语焉不详,只记录数言。1650年12月间,多尔衮和诸王在古北口狩猎时,因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因消炎包扎后,仍痛疼难忍,于是便急令回营,但时隔不久,多尔衮连后事都未交代,就一命呜呼,年仅39岁。关于多尔衮的死,官方和民间的版本大体有三个,一是坠马意外摔死;二是纵欲过度,身体被掏空了。皇帝有礼法和血统纯正要求,不能选择汉族女子进宫,而多尔衮却无此限制和顾虑,但尽管如此,他也是只耕耘没收获,最后还要了命。三是没有长寿基因,遗传因素。多尔衮父亲皇太极也是猝死,活了51岁,其亲弟弟多铎36岁就死了,亲哥哥阿济格最长寿,也只活了56岁。但在多尔衮的家人中却另有一个版本,多尔衮的第十一世嫡孙金寄水回忆说,多尔衮并非坠马因伤而死,而是坠马受伤后被人杀死,且是枭首而死,回京的灵柩里只有身子,没有头颅,因为受到皇帝的压力,假头都没敢做只将尸体埋葬了,头颅葬在何处,一直未有消息,身首异处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惩罚和羞辱,而且按宗教说法,也防止了轮回再生,有永世不得翻身、永世不得为人的用意。
十、多尔衮被掘坟鞭尸之谜。1650年多尔衮死亡二个月后,济尔哈朗等人对多尔衮生前之罪发起了弹劾,追论他生前谋逆罪,得到了顺治皇帝诏准,剥夺多尔衮所有封号,并掘其墓进行了鞭尸,以惩罚其罪,发泄内心的愤懑。但据多尔衮后人讲,多尔衮死后,按当时满人习惯,多尔衮下葬前,尸体已经火化了,因此,不存在掘坟鞭尸条件和可能性。另外迁葬时,发现灵柩里是一个将军罐,将军罐里装的是骨灰,而非尸体,多尔衮看坟人李姓后代也证实了这一点。
上面解密或解读了多尔衮十个谜团,但藏在这位大人物的身上的谜团远不止这十个,还会有很多,下一步将继续追踪解密,同时也欢迎大家一起解密。
多尔衮生前具有无上的地位、权力和财富,但唯一的女儿生活的如同贫民;多尔衮生前有名分的王妃数十人,没有记名的有数千人,但一个儿子也未生出来,只好过继了哥哥的孩子多尔博为后,但晚清时多尔博的后代却盗挖了多尔衮的坟;为了让人铭记自己的开
国之功,多尔衮令在太极门建碑纪功,刻记着:永垂功名于万世。其结果是,死后二个月即被彻底清算,迅疾由“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的首功之臣,变成了罪孽深重的罪人,历史啊,历史,真应了那句俗语:酱里虫,酱里终。